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發布《財政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意見中指出,以“六大提升行動”為重點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其中,在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中,推廣應用氣調、機械或熱泵制冷控溫、內環流控溫等綠色儲糧技術,完善糧情在線監測和智能化控制功能,提高收儲環節糧食品質保障能力。
原文如下:
財政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關于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中央企業: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優質糧食工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做好糧食市場和流通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對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作出部署。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現就指導各地“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重大意義
(一)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是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內在要求。有利于深入實施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推進優質優價,實現穩產增產和提質增收,提升糧食供給安全保障能力。
(二)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大力推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發展糧食全產業鏈經營模式,提高糧食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糧油消費升級需要。
(三)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有效載體。有利于優化農業結構,強化產業集聚,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形成糧食興、產業旺、經濟強的良性循環,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以“六大提升行動”為重點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充分運用2017年以來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既有成效,大力推進“三鏈協同”,深入實施“五優聯動”,做實糧食綠色倉儲、品種品質品牌、質量追溯、機械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動”,打造“十四五”時期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依托現有糧食倉儲資源,鼓勵因地制宜升級改造倉儲設施,提升倉房的氣密和保溫隔熱性能,推動糧倉分類分級管理和使用,滿足“優糧優儲”需要;推廣應用氣調、機械或熱泵制冷控溫、內環流控溫等綠色儲糧技術,完善糧情在線監測和智能化控制功能,提高收儲環節糧食品質保障能力。
(二)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強化流通反饋激勵機制,推進優質優價市場化訂單收購,優化糧食供給結構。強化標準和質量導向,鼓勵結合實際組織制定、發布地方特色糧油產品團體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鼓勵企業推行更高質量標準,加強營養健康糧油產品研發;持續開展“中國好糧油”產品分級遴選;“中國好糧油”區域公共品牌和優質糧油產品推廣;搭建國家“中國好糧油”電子交易平臺、進駐電商平臺,依托好糧油門店、軍糧供應和應急網點、主食廚房等,開展產銷對接,完善優質糧食線上線下銷售網絡。
(三)糧食質量追溯提升行動。完善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平臺功能和檢驗監測體系,加強糧油標準體系建設,優化糧食質檢培訓體系。建立健全糧食質量檢測系統,開展糧食質量調查、品質測報和安全風險監測服務。制定“好糧油”產品追溯規范,依托企業建立“好糧油”產品追溯平臺。
(四)糧食機械裝備提升行動。加大關鍵糧食機械裝備自主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在糧食清理、干燥、倉儲、裝卸、運輸、加工等環節,推廣應用糧食機械裝備自主創新成果,升級配置糧食收儲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環保型裝備和“四散化”運輸、集裝箱運輸、成品糧冷鏈運輸裝備等,改造升級糧食加工生產線,促進糧機裝備企業應用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裝備,提升裝備生產技術,提升行業節糧減損裝備的制造水平,促進國產化加工裝備使用率。
(五)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動。發展壯大“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提升糧食應急生產、加工、物流和儲存能力,拓展“好糧油”門店應急功能,增強糧食保供能力,健全地方糧食應急保障網絡,加強糧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健全平時服務、急時保供、戰時應急的供應體系,充分發揮糧食產業優勢,確保市場糧油供應充足、價格穩定、響應迅速。
(六)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行動。倡導營養、均衡、健康消費理念。開展全社會愛糧節糧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愛糧節糧”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軍營、進食堂等行動,培養節約習慣,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推進農戶科學儲糧項目,推廣糧油適度加工技術成果。
三、切實抓好優質糧食工程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要堅持系統觀念,制定本?。▍^、市)“十四五”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方案,科學確定“十四五”主要目標指標,明確年度重點任務和實施內容。創新完善優質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充分發揮大型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中央企業要與各?。▍^、市)做好銜接,一并納入省級方案統籌考慮、整體推進。
(二)統籌政策支持。地方要綜合考慮本地區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方案、財政收支情況等因素,加強資金統籌,包括中央財政安排的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糧食風險基金等,積極支持優質糧食工程開展。要不斷完善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包括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并做好同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有效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形成共同參與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合力。要加強財政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規范使用,不斷提高使用效益。
(三)強化考核監督。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納入強化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地要強化責任落實,加強項目審核、調度和督導,及時掌握項目執行和資金使用情況。各?。▍^、市)在編制實施方案時,要加強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溝通,并將實施方案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備案,將項目建設內容和資金安排情況同步上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優質糧食工程項目庫管理系統,每月通過項目庫上報資金執行和項目進展情況。各?。▍^、市)要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征求<杭州市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規劃中指出,推動綠色能源和技術應用,繼續執行并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相關政策,鼓勵采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泵等多種能源耦合利用技術,以及低密度城鎮建筑、農村建筑等采用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積極推進光伏幕墻等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應用。“十四五” 期間累計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3000萬平方米以上。
在拓展地溫能開發利用場景方面,進一步挖掘地源水源熱泵技術在建筑節能和設施農業中的推廣應用潛力。積極探索多種熱源復合利用模式,加大傳統空氣能、淺層地溫能與城市生產生活排水熱源的結合,研究開發多種熱源相互補充的復合熱源熱泵技術,進一步拓展熱泵技術的應用范圍。
近日,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了菏政辦字〔2021〕22號《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菏澤市2021年清潔取暖建設推進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2021年菏澤全市城鎮地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22.7萬平方米;農村地區新增清潔取暖改造10.50萬戶。明確要求9月底前全面完成2021年工程建設任務,10月31日前完成驗收及調試工作,達到交付使用條件。通知指出:對熱源條件和電力基礎設施較好、地熱資源豐富、燃氣供應充足的地區,鼓勵優先發展集中供熱、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的集中供暖方式。在不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村居,根據電網、氣源情況穩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改造。因地制宜推廣使用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等能效比高、節能環保的取暖設備及其它新型設備。
本《實施方案》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實施步驟、資金政策、保障措施等5個方面的內容。
(一)總體要求。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加快提高清潔取暖比重,確保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為推動我市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作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任務。2021年全市城鎮地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22.7萬平方米;農村地區新增清潔取暖改造10.50萬戶。
(三)實施步驟。明確“方案制定-立項審批-建設實施-考核驗收-維保管護”清潔取暖建設周期內的各項工作流程,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明確要求9月底前全面完成2021年工程建設任務,10月31日前完成驗收及調試工作,達到交付使用條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省下達的清潔取暖目標任務。
(四)工作要求。統籌協調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異地扶貧搬遷、黃河灘區遷建等重點工作,優先向取暖需求高、改造意愿強的群眾傾斜,積極在集中供熱管網能覆蓋到的城鄉結合部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加大對美麗鄉村振興安置社區的清潔取暖改造支持力度。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以氣定改、以電定改、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節能降耗”的原則,“逐小區、逐村”研究確定符合地方實際、群眾習慣的技術路線。改造要求每戶不少于2個房間。
(五)資金政策。根據省計劃補助標準900元/戶,結合去年實施經驗,一是建議新增城鎮集中供熱722.7萬平方米,繼續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二是建議農村地區10.50萬戶清潔取暖改造,每戶執行補貼900元的補貼標準,不足部分由縣區自籌。三是市級安排1000萬元獎補資金,對工作比較突出的縣區進行獎勵。
(六)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繼續推行市領導包保和市直部門督導縣區制度,各部門延續《菏澤市2020年清潔取暖建設推進實施方案》中的職責分工。二是嚴格督查考核,定期及時統計、上報改造工作情況,確保按時完成任務目標。三是抓實氣電供應,保障2021-2022年供暖季民生用氣需求,提高冬季用電高峰期電網電力系統靈活性和調節能力,確保冬季取暖用電供應保障。四是抓好安全管理,繼續實行“雙安全員”(改造企業安全員和村級安全員)制度,確保設施、設備安全。五是加強宣傳服務,提高群眾對清潔取暖建設工作的認識和認可度,形成良好工作氛圍。